400-811-0836

【二十四节气养生篇】夏至:夏季清补,冬病夏“治”

来源:本站 作者:ldx 发布时间:2017-06-23

【夏至含义】

每年6月21-22日,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二十四节气之夏至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白昼最长的一天,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14小时左右。

保健养生



1.汗为心液,过汗“伤心”

夏至时节,由于天气越来越热,人体适当的出汗就再正常不过。但是,汗液分泌过多会消耗精气,伤及心血。而心气的虚损,就是导致自汗的直接原因。如果心气过旺,可能会表现为大汗淋漓。夏季在五行之中属火,火又与阳气相关,烈日炎炎的夏日阳气十分旺盛,容易干扰心神,并引发心脏疾病。


2.冬病夏“治”

夏天进补,冬病夏“治”,是夏季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原则。自夏至日至立秋后的三伏天,是一年中最炎热之阶段,也是人体调补和治疗宿疾的最佳时刻之一。冬季易发的慢性疾病,利用夏季病情平稳时期进行调补,对治愈或减轻慢性病的复发有较好的作用。例如,各类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的病症,往往天气寒冷时发作,天热时消失。


3.学会调整情绪

据心理学家介绍,在炎热天气的刺激下,正常人的生理状况往往会发生变化,比如肝火会变得旺盛,在这种生理条件下,人们往往会变得很烦躁,情绪一般处于易激动和不稳定之中,由此也导致人们在行为和情绪控制能力上与平时相比差了许多。如果心理上存在一定疾病因素的影响,一旦有外界刺激,就容易发生过激行为。

饮食养生




1.养阳防邪侵,多补水

因为天气炎热,许多人贪图凉快,往往容易导致阳气受损,如食用生冷的食物而引起腹泻、腹痛,或者因为汗液大泄、毛孔张开而受到风寒邪湿侵袭。夏季养阳不能过于避热趋凉,不可在露天乘凉过夜或用风扇、空调直吹过夜,少吃生冷食物。夏季高温,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,若出汗过多就容易产生困倦头晕。所以,夏季人体每天至少要补充2000~2500毫升的水,如果有运动和户外劳作还要多补水。


2.清淡饮食忌甘厚,食苦以清心

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时节,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。因此,饮食应以清淡可口为主,避免油腻,可适当吃些苦食。


3.冷食不宜多吃

中医认为,夏至宜多食酸味,以固表,多食咸味以补心。从阴阳学角度看,夏月内伏阴在内,饮食不可过寒。正如《颐身集》所说:“夏季心旺肾衰,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、蜜水、凉粉、冷粥。饱腹受寒,必起霍乱。”心旺肾衰,即外热内寒之意,因外热内寒,故冷食不宜多吃,少则犹可,贪多定会寒伤脾胃,令人吐泻。西瓜、绿豆汤、乌梅小豆汤,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,但不宜冰镇食之。

疾病预防



一、痢疾

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多发于夏秋两季,主要是由于不洁的食物损伤脾胃,或者湿热毒邪侵入肠道所致。其症状多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里急后重、下赤白脓血便,并伴随全身中毒等症状。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痢疾,其中1~4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。


二、痱子

汗液过多而蒸发不畅会导致汗腺堵塞或破损,从而使汗液渗入到周围组织中,引起皮肤病,俗称“痱子”。夏至是痱子的高发时节,排汗功能差的儿童和长期卧床的病人最易得痱子。痱子刚起时皮肤发红。然后冒出密集成片的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,有些会变成脓包。长痱子的地方会出现痒痛或灼痛感。

养生食谱




莲藕煨米粥

原料:鲜藕70克、鲜荷叶30克、鲜薄荷20克、鲜苏叶30克、山药60克、粳米100克。

方法:

1.粳米、山药倒入锅中,用武火熬煮20分钟。

2.再加鲜荷叶、鲜薄荷、鲜苏叶,用文火煮5分钟,放入两勺荆花蜜即可。

用法:早晚温服,各1碗。

功效:清热和胃,健脾舒肝。


排骨绿豆松子仁汤

原料:小段排骨500克,绿豆200克,松子仁20克,精盐适量。

方法:

1.先将排骨切成小段,用滚烫开水抄一下,捞出备用。

2.绿豆用净水洗一下,放在锅内,加入足量的凉白开水,用武火煮沸15放在后再放入排骨肉、松子,用文火熬至成粥,加入适量的精盐即可。

用法:替代中午主食,温热服用,1周3次。

功效:解暑热,养阴精,除烦躁,益脾胃。

常用中药

半边莲


【性味】辛、淡,寒。

【归经】归心、小肠、肺经。
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,利水消肿。

【主治】用于热毒疮疡,虫蛇咬伤,大腹水肿,身面浮肿。


芦根


【性味】甘,寒。

【归经】归肺、胃经。

【功效】清热生津,止呕,利尿。

【主治】用于热病津伤烦渴,胃热呕吐,肺痈,肺热咳嗽。


枳实



【性味】苦、辛,微寒。

【归经】归脾、胃、大肠经。

【功效】破气消积,化痰除痞。

【主治】用于食积停滞,腹痛便秘,泻痢后重,痰阻胸痞,胸痹结胸,子宫脱垂,胃下垂、脱肛。